文 | 番外职责室,作家 | 林霖,剪辑 | 周周
市集里的连锁餐厅们,也在争抢着上市了。
餐饮行业俨然曾经出现一股上市潮,单是 2025 年,就曾经有绿茶、碰见小面、老乡鸡更新了上市动态。
其实,这股餐饮上市潮并非始于本年,而是自 2022 年就已入手。那一年,至少 8 家连锁餐厅递交或更新招股书,排在了上市军队中。
只不外,这些餐饮股的上市之路大多转折。就拿本年冲击上市的这三家来说,除了碰见小面是新式样,其余两位王人是老玩家了。
绿茶是在五次递交招股书后才于 5 月 16 日登陆港交所,并且上市即破发。而老乡鸡曾屡次冲击 A 股失败后弃 A 转港。
图:东方钞票
高成本、低壁垒的餐饮行业,不是本钱市所在爱好的板块。但不少餐饮股们依然怀揣着本钱助力、破局蝶变的期待,即便在质疑和逆境中叛逆,也要执着地叩击本钱市场的大门。
餐饮股们,转折冲上市
业界一直将兴起于 2022 年前后的这一波餐饮上市潮,称为餐饮行业的第三波上市潮。
早在 2008 年前后,餐饮行业就出现了第一次上市潮,全聚德、味千拉面、湘鄂情这几大连锁餐厅品牌在此次上市潮中得手上市。紧接着,在 2015 年前后,餐饮行业出现了第二波上市潮,呷哺呷哺、海底捞、九毛九、同庆楼是这一波上市潮中得手上市的玩家。
此外,值得注重的是,广义上来说,佐餐、新茶饮王人属于餐饮板块,往时十年曾经经跑出了周黑鸭、绝味、蜜雪冰城、古茗等企业。不外,本文重心相干的餐饮股,照旧主营正餐的连锁餐厅。
2022 年前后兴起的这波上市潮,据《番外职责室》不系数统计,至少有 11 家连锁餐饮品牌递交招股书,主要会聚在考中餐饮赛谈,尤其是考中快餐,也有暖锅、西法快餐、日料品牌。
这 11 家企业中,现在得手上市的只好绿茶、达好意思乐中国、小菜园三家。按照上市得手率来算,如今不到 30%。并且,这内部冲刺上市的 11 家企业,有不少王人交表两次以上。
其中,最为转折的绿茶,整个曾经交表五次。
提及来也有点滑稽,2021 年 3 月绿茶第一次递交招股书失败,原因是招股书中存在多处信息谬误和财务数据差错 ,举例将"流动欠债总和"写成了"流动资产总和"。 之后,绿茶又三次递交以致还有两次通过聆讯,但最终王人以上市材料失效而告终。
如今,绿茶曾经五次交表,第三次通过聆讯后才得手上市。
本岁首度赴港上市的老乡鸡,曾在 2022 年 5 月、2023 年 2 月两次递交 A 股上市肯求,但由于 A 股关于餐饮企业较为严慎,并且 A 股监管政策其时也处于收紧态势,老乡鸡最终照旧于 2023 年 8 月撤退了招股书,并在本年转向了上市要求更为宽松的港股。
和老乡鸡相同最入手接纳 A 股上市的还有老娘舅,首创东谈主还与投资机构矍铄了对赌公约,要在 2025 年底完成 IPO 上市,不然可能触发还购。于是,老娘舅于 2022 年 7 月初度流露招股书,但后续未能捏续鼓吹,一直到 2024 年,挂牌新三板后入手转向北交所。
仅交表一次的杨国福、上井日料、七欣天等企业,则是临了王人莫得再鼓吹上市历程。
在这几家企业中,上井日料更是成为 2022 年冲刺上市后主动撤退肯求材料的企业。而杨国福 2022 年递交招股书时,就因为食物安全等问题际遇质疑,到 2024 年,其首创东谈主杨国福对外在示,暂时莫得上市谋略。
之是以 2022 年出现第三波餐饮上市潮,一个进击原因是,疫情时代餐饮行业际遇了深广冲击。去本钱市场融资这一缓解现款流压力的阶梯,就进入了一部分企业的视线当中。
只不外,本钱市场并莫得给餐饮企业们这个"牵萝补屋"的契机。而要得到本钱市场的认同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问什么本钱市场不爱好餐饮股?
连锁餐饮品牌冲刺上市时,大多收成白眼和质疑。这背后的中枢原因有时是,在本钱市场的评价体系中,餐饮并不算是一个具备联想力的赛谈。
在本钱市场眼中,餐饮行业是一个饱和度高、竞争额外热烈的市场,是一个谋略成本高,且抗风险性弱的行业,更是一个启动参加本钱较低、本事门槛不高的低壁垒行业。
这个行业要想竣事营收的增长,通常离不开两点,一个是单店成果升迁,另一个则是门店数目的膨胀。
在升迁单店成果层面,受豪侈左迁等身分影响,再加上餐饮企业为了劝诱豪侈者会主动打价钱战,多家餐饮企业的单店成果鄙人滑。这从平均客单价、翻台率、单店日均销售额的下滑就能看出来。
最新数据流露,往时两年,绿茶平均客单价从 61.8 元降至 56.2 元,全体翻台率也由 3.30 次下跌至 3.00 次;碰见小面的平均客单价从 34 元降到了 32 元,翻台率区分为 3.8 和 3.7 次 / 日。老乡鸡天然翻台率莫得下滑,但东谈主均豪侈额也从 2022 年的 29.7 元降至 2024 年 9 月的 27.6 元,裁减了 2.1 元。
在单店日均销售额层面。2024 年,碰见小面的单店日均销售额为 1.24 万元,较 2023 年的 1.39 万元下滑了 10.79%;绿茶的单店日均销售额为 2.17 万元,相较于 2023 年的 2.72 万元下跌了 20.2%。
至于门店数目膨胀,这个阶梯确乎能够带动一部分营收增长,但也并非遥远之计。同期,门店数目膨胀,还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更多房租、东谈主力、食材等方面的成本,导致企业成本高企、现款流压力较大。
以绿茶为例,门店数目在 2022 年至 2024 年从 276 家增至 465 家,膨胀历程中需要多数的资金参加和处分资源,这便使得绿茶濒临一定的成本压力。再来看老乡鸡,老乡鸡加盟店数目占比跳跃三成,但仅孝敬不到一成的收入。
并且,单店功绩升迁和门店数目膨胀,在连锁品牌发展后期,可能需要琢磨怎样均衡。因为,一家企业的主打居品是和洽的,当门店网络弥散密集,品牌的市场饱和度缓缓提高后,新门店的边缘效益可能会递减。
此外,餐饮股企业大多是从一个小店起步,背面沉静发展成连锁品牌,在财务透明度和企业法子化水日常面通常距离上市企业有较大差距。此前提到的绿茶初度交表因为信披谬误而失败,便是一个典型案例。
在上市前,证监会、港交所也通常会进行较为严格的问询。食物安全、加盟商处分的风险,王人是上市前被问询的重心领域。
绿茶在第四次递交招股书后,2024 年 7 月,证监会对绿茶餐厅食物安全以及预制菜占比情况进行了问询,在合规谋略层面,证监会要求绿茶餐厅讲明食物供应链具体样式和预制菜占比,对是否妥当预制菜食物安全监管进行昭示。
老乡鸡递交招股书后,证监会曾围绕食物安全、社保公积金、研发参加,以及实控东谈主贿赂等策画 45 个方面张开追问。亦然在严格的问询中,老乡鸡冲击 A 股败下阵来。
豪侈环境波动、企业策略装假及本钱市场的固有偏见,导致餐饮股在本钱市场受到怠慢。
"打铁还需本人硬",上市是诚心诚意
关于不被本钱市场爱好的餐饮股企业们而言,上市是一个漫长的征程。可是上市并不是得手,仅仅策略接纳,而不是策略至极。即便上市得手,也依然需要有精采的功绩报表,技艺得回本钱市场的认同。
第二波上市潮中上市的海底捞、呷哺呷哺、九毛九,如今股价确切王人只剩下了岑岭期的零头。
其中,海底捞股价最岑岭达到了 83.7 港元,5 月 21 日仅剩 15.8 港元,相较岑岭期也跌掉有时。呷哺呷哺股价岑岭时达 26.9 港元,5 月 21 日仅剩 0.65 港元,连高点的零头王人比不上。九毛九股价岑岭时跳跃了 38 港元,如今始终耽搁在 3 港元高下,相较岑岭期跌掉了 90%。
呷哺呷哺和九毛九不被本钱市场认同并不令东谈主无意,毕竟这两家企业近两年功绩阐扬并不算好。
呷哺呷哺 2024 年营收 47.55 亿元,同比下跌 19.65%,净吃亏 4.01 亿元,吃亏较 2023 年扩大,同比下跌 100.88%。九毛九 2024 年营收 60.74 亿元,同比微增 1.47%,但净利润仅为 5580.7 万元,同比下跌 87.69%。
对比下来,海底捞功绩较为踏实,2024 年海底捞竣事营业收入 427.55 亿元,同比上涨 3.1%;净利润 47 亿元,同比增长 4.6%。
但当餐饮行业普遍堕入"增收不增利"的逆境,尤其暖锅赛谈红海竞争尤为热烈,海底捞也早已跌下了神坛。
2021 年之前,海底捞一直处于门店高速增长气象,巅峰时候跳跃了 1400 家,但这之后几年,海底捞一直在开源节流,曾在半年里闭店 200 多家,门店数目一直保管在 1300 多家。膨胀放缓除外,2024 年海底捞的客单价还下滑至 97.5 元。
此外,"小便门""老鼠门""食材落伍"等负面新闻不断,海底捞也深陷食物安全问题。这些王人导致了海底捞从"暖锅界茅台",造成了如今的"本钱弃子"。
这些"前辈"们也给第三波冲击上市的企业们提了个醒,一味盲目本钱化,只会放大本人谋略的脆弱性和盈利的波动,反而会加快本钱抽身离开。
要想被本钱市场认同,餐饮企业们还需要总结生意本体,推出具备竞争力的餐品;通过加强数据决议,进行紧密化运营以优化单店盈利模子;强化供应链、裁减成本;升迁合规性等等,从这些层面登程,塑造中枢竞争力。
在这个角度来看,达好意思乐中国不错说是开了一个好头。凭借高效单店模子、下千里市场红利及外卖策略的落地,竣事了功绩的增长以及股价的踏实,如今保管在 100 港元高下,距离高点 125 港元,相较不远。
一部分连锁餐饮品牌正执政着这个想法发展。碰见小面等多家冲刺上市的连锁餐饮企业,招股书中提到的募资用途,大多王人提到,是为了强化供应链、扩大门店网络以及进行数字化升级。
上市,是诚心诚意而不是救命稻草。本钱化必须工作于始终策略,而非短期功绩对赌。企业的价值,应当源自于企业内生增长的详情趣。叛逆上市的餐饮企业们,也应当再行念念考,"若失去融资输血,现存样式能否捏续造血?"谜底明显时,本钱化才是感性念念考后的必选项。